有关重阳节的作文300字合集10篇
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,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,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、中学作文、大学作文(论文)。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300字10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,是传统的重阳节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,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所以今天的小记者活动就是做孝道饼。
孝道饼的主要食材是熟糯米粉,就是做冰皮月饼的那种材料。我们将熟糯米粉倒入脸盆,再倒入牛奶,经过充分搅拌,就成为了粘稠的“面疙瘩”。我们用秤每人称出两团饼坯,每团重40克,再将饼坯做成像窝窝头的形状,在凹坑处放入馅——豆沙,然后用手揉搓成一个圆球形状,这样就基本上大功告成了。
紧接着,老师拿来几个能将饼坯压出漂亮形状的模具,我用模具把两个饼坯一个压成圆形,一个压成方形,十分漂亮。至此,孝道饼基本完工。最后,我们将两个孝道饼分别装入精巧的包装盒,再贴上封条,精致美味的孝道饼就新鲜出炉啦,我都有点垂涎欲滴了。
这种方式做出来的孝道饼不需要烘烤,制作工艺简单,还节约了能源,送给长辈又能体现出我们的孝心,真是一举多得。
一阵秋风,刮起一片秋叶,落在散着清香的杯中。重阳节与亲友一起到幽静的山中,共享那一盏菊花酒,调起酒与诗的盛宴。
自古以来,那花间一席的时刻,涌出了孟浩然“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”的一份守望与期待,泛出了杜甫晚年“但将酩酊酬佳节,重阳独酌杯中酒”的孤独与无奈,震撼起了“战地黄花分外香”的赞叹。桌上颜色鲜明的九层糕,点缀着两只栩栩如生的小羊;一只只翠叶裹着的粽子抱着糯香的米和秋日的板栗。一杯酒下肚,本想着举杯对酌,却发现只有瑟瑟秋风为伴。举起箸,一滴泪悄无声息地随花香飘去,朦胧中,幻出亲人的面影。
诗随情起,一句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道尽世事沧桑,想着兄弟们带着茱萸上山,他们一起赏着山谷中金黄的菊花同太阳般闪耀;一起在祖坟前烧上一枝香,许下美好的祝福;一起放飞纸糊的风筝,乘着秋风遥寄思念;一起吟诗,饮酒……重阳节的王维,是独身在外的游子,只能对着空空如也的对面感叹。这一刻,连美丽的菊花也变得黯淡,那一小枝茱萸变得软弱无力……千万缕思绪,在短短一日,凝成了一种酒,几行诗。
现在的人们,也许要放下手头琐碎的杂事,像古人一样,去到山乡里享受那一份宁静,吟诗,饮酒,在这简单的活动中寻找真挚的情感吧。
每年农历九月初九,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。关于重阳节的来历,大致有三种说法。
1、据《续齐谐记》记述:汉代桓景随《易》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。一天,费大师对徒弟讲,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,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,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。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,躲避灾难,相沿成习。
2、源于汉代的道学。道家奉为经典的《易经》中,把奇数视为阳数,偶数视为阴数,阳数中“九”又被视为“极阳”,九月九日是两个“极阳”相遇,所以称作“重阳”。阳又表示钢,重阳是“二钢相逢”而相克,所以被视为“厄日”,登高和系茱萸,目的是为了“解厄”,重阳习俗由此而来。
3、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。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,爬城垣,感到秋高气爽,心旷神怡,于是认定是个吉日。以后,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。后人仿之,形成习俗。
但这3种说法究竟哪种正确,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们尚无定论。
今天是九九重阳节,你们一定知道重阳节是谁的节日吧?没错,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,我在这一天回家看望爷爷奶奶,外公外婆呢!
在九九重阳节那天,我和弟弟商量了一下,去敬老院看望爷爷,奶奶,最终,我们俩选择了一定要去给爷爷奶奶们献爱心。
于是我们去了敬老院,我又给服务员说:“我们是爱心小组的一员呀!”服务员说:“哦,你是爱心小组的一员呀!走,我带着你们去二三零号的张大爷和王大爷的房间里去了吧!”于是,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说:“好,请带路。”于是,把我们带到了二三零号去了,我又去问了张大爷:“你有多少岁了?”张大爷答道:“我有七十岁了。”弟弟又问王大爷多少岁。王大爷答弟弟又问王大爷多少岁。王大爷答答道:“我有八十六岁了。“我一进来到时候闻到了一股怪味,于是我和弟弟一人拿了一个盆子,又拿了一个板子,擦了起来。不一会儿我和弟弟把衣服擦得干干净净,怪味瞬间没有了,爷爷也露出来笑脸,我和弟弟很开心呢!张大爷说:“小家伙,帮爷爷晒一下衣服好不好?”我和弟弟说:“好的,马上。”我拿着杆子把衣服一件一件的送上去,弟弟又一件一件的把衣服弄好。
在今年的九九重阳节是我和弟弟玩的最开心的一次。
昨天是重阳节,也就是一年一度的老人节,可也就在昨晚,噩耗传来。
晚上,正当我们一家欢聚一堂,有说有笑地吃着晚饭时,妈妈的手机响了,妈妈接完电话,我问妈妈是谁的电话,妈妈黯然的告诉我,住我家三楼的高祖母(舅婆的妈妈)去世了,说完,便与爸爸匆匆忙忙地出去了。这对我来说,简直犹如晴天霹雳,眼泪直往下流。我掩饰不了我的伤心,更掩饰不了我对高祖母的愧疚……
记得有一次,我放学回家,家里没人,我又没带钥匙,焦急万分。我跑到三楼敲响了高祖母家的门。她开了门,见是我,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。我给妈妈打了电话,才安下了心。挡高祖母颤颤巍巍地把可口的饭菜端到我的面前时,顿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。
而我,而我却……却……每次高祖母去散步遇见我,我都不理不睬,连招呼都不打,就像没看见一样,可她老远就望见我了。现在,高祖母去世了,我后悔莫及,可一切太晚了,太晚了……我再也见不到她慈祥的面庞,再也感觉不到她的爱。天上的星星,请你告诉我,高祖母能听到我说话吗?她会原谅我吗?地上的小草,请你告诉我,高祖母睡得好吗?
我会永远记住昨天——重阳节。安息吧!高祖母,以后每年的重阳节,我都会来看望你!
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。重阳节里,我们应该给老人送上一句祝福,递上一张贺卡。在那个重阳节里,我做这样一件事。
重阳节到,我寻思着要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礼物。一边的小王启发我:“重阳糕怎么样?”我想想,装出生气的样子:“拜托,我爷爷奶奶又不在上海,寄过去不发霉才怪呢!”突然,一个念头清晰地从我脑海中闪过:有!
我急忙跑回家,翻箱倒柜地找出两张精美的信纸和一只小鱼暖手袋。我记得奶奶曾说过,她一到冬天就怕冷,手脚冰凉,要是我给奶奶一只暖手袋,奶奶的手脚就不会冷。
接着,我摊开精美的信纸,在上面写满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对爷爷奶奶说的话。我的真心,装满两张薄薄的信纸。我署上自己的名字,把信装进信封,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爱,送向远方的爷爷奶奶的家……
小鱼暖手袋被我用一个装礼品的盒子包起来,又在盒子四周围上金丝带。傍晚,在爸爸的帮助下,我把礼物和信寄出去,也把我的牵挂寄出去。我坚信爷爷奶奶收到我的礼物,必然是开心与激动的……
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,”这是古代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时远在他乡所写的一首诗。
重阳节,最重要的一件事莫过于登高了。小时候,我经常问爸爸:“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啊?”爸爸告诉我:“登高远眺,怀念亲人。”那时候我还不怎么懂。
至于重阳节的由来:传说有个人叫桓温,有一天,他的朋友费长寿告诉他,在九月初九那一天你家必有火灾,桓温听了,赶紧带上干粮等东西逃到了山上去。在九月初九过后,家里的家禽果然都得了瘟疫死了……后来人们就把九月初九叫做重阳节。
又是一年的重阳节,我和爸爸去登山祭拜。大概是因为我经常锻炼,几百米的山一下子就上去了。这时候,我突然觉得心旷神怡。我看到了那一片片茂密的树林,树上的鸟儿欢快的唱着歌。看着那一座座山峰,我想起了诗人杜甫的一句诗:“会当临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是多么豪情壮志,多么的`沁人心碑啊!
家乡的重阳节,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啊!
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”这里面所说的“佳节”,就是重阳节,又称登高节。在这一天,人们登高远望,思念亲人。今天就让我陪着大家再话重阳节。
啊,岁月老人的脚步迈得如此之快,让我猝不及防地一下子踏进了老年人的行列。我是老年人了吗?我真有点不相信!我精力还充沛,步履也矫健,思维还敏捷,更有学习新事物的兴趣和能力,我学跳国标舞,学电脑,。。。那都是退休后的事呀。可是每当小孩子们喊我奶奶的时候,每当重阳节给退休职工发购物卷的时候,啊,我这才想起来我真是老了!至少在孩子们的眼里,在领导们的眼里。
人生犹如四季,有春的荫芽,有夏的火热,有秋的成熟,有冬的冷洌。我们已走过了稚嫩的童年,热情的朝气蓬勃的青少年,也走过了充实的忙碌的中年,现正走向霞光满天的金色晚年。我看到了自已生命季节的变化,听到了岁月流动的节奏。
岁月变化无法抗拒,我们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也是无法抗拒的,能够作到的只有痛痛快快的接受,快快乐乐地生活。忘掉年龄,不提过去,不奢望未来,过好当下每一天。
人生易老,天难老。也有许多东西不因岁月的流失而变化。
但是我的心依旧年轻。
万千爱,爱极在天涯,山月不知心中事,水风空落眼前花。重阳节作文万里无云,千里飘雪,清渐游远,浮萍妖娆。
摇曳碧玉斜楼上,牡丹花香飘满城,夜狂饮,问醉里谁扶?
——题记
现在的我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华发张扬;现在的我已没有了往昔的雄心壮志。此时的我就像一棵被人遗弃的小草,孤零零的长在荒芜的大地之上,接受骄阳的暴晒,雷雨的洗礼。忍受那让人发狂的寂寞,蚀人心田的空虚。
我已不再奢求所谓的金钱,权利;不再奢求老师与家长视若珍宝的学习成绩;不再奢求与野蛮人样的高中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。我只想……
我只想有个人来陪我,只想有个人来安慰我,只想有个人来呵护我。能让我有苦可诉,有情可依;能让我倾吐心声,表露心际;帮我抚平心底的创伤,那在我自己努力下难以愈合的痕迹。
可是又有谁会注意到我这棵残败的小草呢?又有谁会牺牲自己的时间来关护我——这个与他们豪不相干的人呢?我只有冰封自己的心灵,让他像钢铁一样坚硬来抵御外界的纷扰,把持住自己的心海,让他像死水一样不起波澜,哪怕狂风暴雨的到来,哪怕炎炎烈日的暴晒。
我会在重阳节作文那美丽的草丛中,默默的守侯春天的到来。
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。我们全家都在为这天准备着,我也在想怎样跟爷爷那奶奶过好这个节日,让他们觉得很开心。
今天放学很早,回家的路上,我仔细盘算起来。买点什么呢?可是一摸口袋没带钱,这可怎么办呢?
我嘟着脸不好意思的跟奶奶说:“我忘带钱了。”没办法,礼物不买了,回家帮奶奶做事吧!想着想着。在楼梯上摔了一大跟头。我脑子立刻清醒了很多。奶奶每天要做饭洗碗。太辛苦了,我也得帮帮忙才行。
回家不一会儿就到晚上了,因为是星期五。作业明天再做,因为要上乒乓球课,所以要早早地做饭,我也不甘示弱,来到饭桌前没一样菜我心中大喜,哈哈,我有机会了!我洗了洗手,大步流星地跨到锅前,自豪地说:“让我也来露一手。”
因为从来没弄过,就开始我自创式的“徐式炒菜法”先把菜全部倒入锅里。我搞不清哪个是糖哪个是盐,不管了,各放一样吧。这棵难不倒我。这哪是在帮忙呀!分明是在捣乱,我抄起一盒东西连放了两三次,还好是味精,我给它来了点油。唉,还是别忙活了,我又坐到了桌边盘算起来。
经过奶奶的一番调味之后,菜终于出锅了,奶奶品尝着菜,脸上说不出的高兴。
今天重阳节我们一家过得很快乐!
文档为doc格式